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9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林业   805篇
农学   608篇
基础科学   366篇
  1556篇
综合类   3640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1022篇
畜牧兽医   1118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76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3年-2015年,逐月监测分析了黄河陕西段府谷、吴堡、龙门、洽川、港口、汾河入黄口和渭河入黄口7个段面22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黄河陕西段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5级较重污染段面汾河入黄口(P=9.26)1个,其余6个段面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2.04≤P≤4.67)。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和有机物,部分段面还受到重金属汞、砷、铜、锌的影响,所有段面未受有机氯和有机磷的污染。同期断面比较,上游污染轻于下游,污染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72.
为明确丁硫克百威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降解代谢,以及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分别以其在蔬菜上登记的最低剂量、最高剂量、最高剂量的1.5倍3种剂量施药,进行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测定豇豆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在豇豆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1,在0.01~1 mg·kg-1的添加水平下,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平均回收率为72%~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4%~20.1%。丁硫克百威使用后的超标风险主要源于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播种期施药后的豇豆样品均无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检出;苗期以最高剂量的1.5倍施药后,第10天的样品中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值超出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结荚期2次或3次施药后7 d内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值超出MRL。结荚期施药时,丁硫克百威在2次施药和3次施药后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较低,小于100%;但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较高,以最高剂量的1.5倍2次施药或3次施药后,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于药后7 d才降至100%以下。综上,播种期使用丁硫克百威不会导致豇豆中残留超标,可以安全使用;但苗期和结荚期使用丁硫克百威存在极高的风险,应禁止其在播种期以外的使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柑橘轮斑病(citrus target spot)作为一种新发柑橘病害,造成发病果园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针对该病害进行适生区预测及风险分析,以便对该病采取及时、有效的管控措施,最终达到降低其流行风险等级,防止病害传播扩展的目的。【方法】 基于环境变量数据和柑橘轮斑病发生分布数据,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模拟预测柑橘轮斑病菌(Pseudofabraea citricarpa)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并通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预测模型的精度,运用正规化训练增益刀切法(regularized training gain)获取气候因子与分布概率间的关系。同时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理论,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规定程序为依据探索柑橘轮斑病病害的风险分析体系和评价值的计算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分析,进而量化评价值。在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计算柑橘轮斑病风险性危害值,最后对病害的风险性危害值进行评价。【结果】 柑橘轮斑病菌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AUC值为0.998,表明预测结果精度高。柑橘轮斑病菌的潜在适生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12.19%,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各占全国面积约2.85%、3.99%、5.35%。高、中适生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上游柑橘优势区及其周边。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陕西南部,以及贵州、湖北等少量地区。中、低适生区是高适生区的外围扩展。通过MaxEnt模型正规化训练增益刀切法获取的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最冷月最低温(Bio6)是影响柑橘轮斑病菌分布的3个关键环境因子,这意味着低温、干冷季节柑橘轮斑病发生可能性大。风险分析最终创建出5个准则层、13个指标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层定量与定性分析,柑橘轮斑病在我国的风险性危害值(R值)为2.08,处于高度风险等级,对长江中上游及湖北西部-湖南西部两大柑橘产区的潜在危害最大。【结论】 柑橘轮斑病风险性较高,需要尽快建立监测体系,针对病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阻止病害在长江中上游柑橘优势区及相邻柑橘产区传播。  相似文献   
74.
ABSTRACT

Aims: To collect baseline data on the contact risk pathways and biosecurity practices of commercial poultry farms in New Zeal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rm-level disease contact risks and biosecurity practices, and identify important poultry health concerns of producer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all registered New Zealand commercial poultry operations was conducted in 2016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farm demographics, biosecurity practices, and contact risk pathways. Survey responses were used to generate an unweighted subjective disease risk score based on eight risk criteria and a subjective biosecurity score based on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producers reported implementing seven biosecurity measures. Producer opinions towards poultry health issues were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Responses to the survey response were obtained from 120/414 (29.0%) producers, including 57/157 (36.3%) broiler, 33/169 (19.5%) layer, 24/55 (44%) breeder, and 6/32 (19%) other poultry production types. Median disease risk scores differed between production types (p?<?0.001) and were lowest for breeder enterprises. The greatest risk for layer and broiler enterprises was from the potential movement of employees between sheds, and for breeder enterprises was the on- and off-farm moveme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Median biosecurity scores also differed between production types (p?<?0.001), and were highest for breeder and broiler enterprises. Across all sector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biosecurity scores and disease risk scores. Producers showed a high level of concern over effectively managing biosecurity measures.

Conclusions: The uptake of biosecurity measures in the commercial poultry farms surveyed was highly variable, with some having very low scores despite significant potential disease contact risks.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low prevalence or absence of many important infectious poultry diseases in New Zealand leading farmers to believe there is a limited need to maintain good biosecurity as well as farmer uncertainty around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biosecurity measure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barriers towards biosecurity adoption including evaluating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biosecurity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75.
76.
孙盟  支庚寅  王宁 《北方园艺》2021,(1):153-159
为保持绿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稳定绿豆生产者的风险态度,使其在生产中降低风险投入的同时增加生产效益,利用黑龙江省213户绿豆生产者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黑龙江省绿豆生产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事绿豆种植年限、绿豆市场价格、退休后继续从事绿豆种植、主粮(玉米、大豆、水稻)种植面积占比增加均对不同程度的风险态度有影响。为稳定生产者的风险态度,提出了提高生产者们对绿豆种植风险的意识水平,多渠道加强培训;鼓励达到退休年龄的生产者继续从事绿豆种植;建议国家农业相关部门提高对主要粮食作物的补贴或惠民政策标准及价格的调控等建议。  相似文献   
77.
养殖家畜的冠状病毒,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其基因序列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可引起猪肠道感染并导致仔猪大量死亡,对动物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对美国猪群PEDV流行毒株表观流行率的数据挖掘作为先验信息,以2019年美国生猪入境中国西南陆路口岸的实验室抗体筛查为知识更新,利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估计美国猪群PEDV发生的真流行率分布。结果显示,PEDV在美国猪群中的真流行率分布中位值(median)为0.005 22(95% CI=0.000 424~0.022 5),95%的高置信上限(upper confident limit,UCL)的流行率分布为3%。后验分布流行率高度右偏的概率密度统计特性推断美国猪群PEDV真流行率最大可能分布主要集中在2.5%百分位数(P2.5%=0.000 2)与中位数(P50%=0.005 22)之间,但不同生猪畜群间PEDV真流行率分布值可能会存在有小概率溢出分布大于0.03(P≤2.5%)的可能。此外,在现阶段口岸筛查的试剂选择方面,建议口岸首先使用基于N蛋白的ELISA抗体作为初筛,然后以基于S1重组蛋白ELISA抗体筛查作为复筛,来提高口岸对来自美国生猪的α-冠状病毒入境我国的风险认知、管控和鉴别能力。以先验分布和口岸实验室检测结果优化为基础的贝叶斯统计推断监测技术,可以为在现有知识和认知基础上最大程度阻断来自异域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基于科学证据的风险决策技术支持,对口岸检验检疫、抽样监测和风险决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出适合我国三江平原的高精度ET0预报方法,基于该区6个气象站点的天气预报数据和实测气象数据,以FAO56-Penman-Monteith(FAO56-PM)公式计算值为基准,比较Hargreaves-Samani(HS)、Thornthwaite(TH)和Blaney-Criddle(BC)3个ET0预报模型的效果,对最优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模型1~7 d预见期平均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0.66、0.65、0.65 mm/d,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0.96、0.95 mm/d,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828、0.840。1~5 d预见期最优预报模型为HS模型,6~7 d为TH模型。总体上预报精度由高到低为HS、TH、BC模型,建议采用HS模型在三江平原开展ET0预报,HS模型预报对最高温预报的敏感性大于最低温。其预报值在夏季受温度预报误差影响最大,冬季最小,4季整体误差较小。研究可为灌溉预报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9.
柞蚕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模型与基因效应值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对柞蚕杂交组合8821×四青、8822×青6号的6个世代材料,对柞蚕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两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茧重转化率的基因作用复杂,不符合加-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基因互作,且显性互作大于显性效应,使茧重转化率增加;茧层生产率的基因作用符合简单的加-显性遗传模型,显性效应为正值,使茧层生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80.
温带常见牧草中饱和烷烃浓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立军  张英俊 《草业学报》2006,15(4):115-121
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7种温带常见牧草表皮蜡质层饱和烷烃(N-alkane)的浓度,对同一牧草种不同生育期的饱和烷烃模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牧草饱和烷烃浓度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生长季节,绝大多数牧草的C29或C31的浓度超过50 μg/g,可以应用双烷烃法来估测放牧家畜的采食量.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老芒麦与披碱草或羊草在9月份出现重叠外,其它牧草的饱和烷烃特征模式在各取样时间均出现显著差异.因此,在温带草原上,应用饱和烷烃技术估测放牧家畜的采食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